You are here Home
“研究证明了生物间相互作用对调节滨海湿地碳循环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个多世纪以来,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一直是生态学的核心主题。然而,尽管生物群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但关于生物相互作用对碳库和碳通量的影响却较少被关注。本研究针对蓝碳生态系统,即植被丰富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通过文献综述和Meta分析,研究证明了生物间相互作用在调节滨海湿地碳循环方面的重要性。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互惠、竞争和资源消费等相互作用对各种空间尺度,例如根际尺度、生态系统尺度及景观尺度上的碳循环均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此外,研究发现对气候变化敏感的非生物因素调节了生物相互作用对碳通量的影响强度,表明生物群介导的碳循环的重要性将在未来气候条件下发生一定改变。生物间相互作用对碳循环的强烈影响意味着生物圈-气候反馈在当前的地球系统模型中可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在这些模型中纳入这些新的官能团以及简化物种间相互作用的新方法,可以改善关于生物影响全球气候的预测。
“潮新论坛”第十一期将于4月7日11:00-12:00在线上举行。本期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高红凯教授为我们系统总结基于景观的流域水文模型构建的理论和实践,并对模型发展进行展望。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河口速度,筑起防疫堡垒!
共克时艰,我们尽锐出动!
写在前面
在本该徜徉校园的春意绿景时,疫情突然袭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和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政班子认真落实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带领师生迎大考、打硬仗,统筹部署、精准施策,筑牢生命安全防线,保持教学科研节奏,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教学科研两手抓、两不误。
快速应对统筹部署,组成抗疫“主心骨”
学校发布封控管理通知后,河口院迅速召集党政领导班子疫情防控专题会议,形成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完善沟通联络机制和综合保障机制,部署校内值班、线上教学、居家科研、在线办公等工作,安排值班生活必备物品采购、防疫信息收集和报送等事项,严格落实防疫工作规范要求。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 提出了基于激光雷达(LiDAR)技术的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科属种类植被的茎叶精准识别分类方法,为海岸带植被多类型参数精确反演及碳储量和生物量精准计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摄影测量学会会刊ISPRS JP&RS、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技术协会会刊IEEE TGRS等知名期刊”
Language
English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开放课题基金申请指南现已发布,征集2022年度开放课题。
一、重点和择优支持的研究领域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开放课题基金主要资助河口海岸学科的应用基础与相关技术研究。要求申请研究项目具有创新性,包括新思想、新方法、新见解等;研究内容应属河口海岸学科发展的前沿或优先发展的领域,并且有一定的科学积累和研究特色。特别鼓励和支持学科交叉的研究内容,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促进本学科的发展。实验室围绕近期的主攻方向,重点和择优支持下列领域的研究课题: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Language
English
海洋生物圈整合研究(IMBeR, Integrated Marine Biosphere Research)国际研究计划致力于全球变化影响下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与IMBeR合作,共同设立IMBeR国际项目办公室(中国)。IMBeR国际项目办公室(中国)与IMBeR国际办公室(加拿大)分担行政职责,同时在组织和推动IMBeR科学计划的重要学术活动和倡议方面紧密合作。在促进IMBeR的学术推广方面,IMBeR国际项目办公室(中国)重点服务于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该办公室现公开招聘项目干事一名,能够胜任数据库管理工作,工作地点位于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岗位职责: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全球气候变暖是近年来大众热议的话题,这一现象与地球生物有怎样的关联?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东艳及其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以"Wildfires enhance phytoplankton production in tropical oceans"为题的研究论文,为学界理解海洋浮游植物演变规律与气候变暖的关系增加了新认知。
以硅藻、甲藻等为代表的海洋浮游植物是地球上重要的初级生产者。据研究,海洋浮游植物每天能吸收约一亿吨二氧化碳。传统观点认为,气候变暖引起的海洋层化加剧会导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动与生物量下降,进而对全球碳循环形成影响。然而,这一现象与假说在全球尺度上并不完全成立。他们指出,由升温引起的次级环境效应(如:野火、热带气旋、降雨)可能会导致浮游植物生物量增加,故不同纬度海洋中气候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关系存在不对称性。因此,还需深入研究气候变暖诱导的次生环境效应对浮游植物演变规律的影响。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华东师大87岁终身教授、河口海岸学家沈焕庭先生,捐资25万元成立沈焕庭教育基金,奉献爱心捐资助学。和晚辈们交流时,他感慨道:“一辈子能把一两件事情做好就已足够”,再次表达了对河口海岸事业的深厚感情。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