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基勳教授聚焦滨海蓝碳:2024上海崇明生态岛国际论坛主题报告

  2024年11月21日至23日,第八届“上海崇明生态岛国际论坛”在花博迎宾馆成功举办。论坛以“科技赋能新产业,绿色筑就新未来”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为崇明岛的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提供创新思路与切实方案。
 
Chinese, Simplified

全面推进 “海洋科学十年”项目:李道季教授团队完成埃及、泰国和越南联合野外调查

  海洋塑料和微塑料污染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重大海洋环境问题,河流则是陆源塑料垃圾入海的主要途径。自2013年起,李道季教授团队开展我国海洋塑料和微塑料污染监测分析技术、源汇过程、风险及管控应对方面的研究。长期以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联合国环境署国际合作项目等支持下,团队建立了河流通量观测方法,围绕河流向海输运陆源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通量、途径、管控等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从南到北我国沿海15个典型入海河流,开展了30多次的野外航次实测调查,特别是针对长江河口,开展了季节性、多点全水层、全潮周期多要素的现场观测,科学地估算了我国沿海主要河流微塑料和微塑料入海通量。上述工作为团队承担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计划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hinese, Simplified

第184次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 “中国—欧洲海洋科学与技术进展分析”在上海召开

  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是在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各专业学部和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等共同承办的高层次学术活动,着眼于科学技术前沿探索、系统评述和前瞻预测。
 
Chinese, Simplified

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5年硕博连读考核拟录取名单公示

根据我院/室2025年《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经选拔和考核,2025年我院/室拟录取的硕博连读生名单公示如下:
拟录取专业
姓名
总分
录取结果
自然地理学
于欣冉
Chinese, Simplified

“陆海对话:挑战与解决方案”会议在华东师大举行

陆海对话
共谋发展新篇章
 
  河流是连接流域和海洋的纽带,大河流域孕育了地球上的亿万生灵,支撑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但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引水筑坝、生态环保措施等改变了河流水质、水量和泥沙输运,影响了河口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近海水域的生态系统健康。
 
Chinese, Simplified

推动流域及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长江-莱茵河-多瑙河流域对话会召开

  11月21日,由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主办的长江-莱茵河-多瑙河流域对话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对话以“流域及三角洲交流合作”为主题,全球13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长江、莱茵河及多瑙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合作交流机制展开深入对话,共同探讨合作新机遇,共同绘制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
 
Chinese, Simplified

楚科奇海沉积物中铯-137的福岛核事故信号: 新时标?

  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露引发人们关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锦龙和杜金洲研究员团队等研究了北极楚科奇海地区沉积柱样中137Cs的沉积记录,发现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释放的137Cs记录信号,并揭示了生物运输以及大气沉降对于137Cs在海洋中传输的作用,提出了对于沿海事故海洋环境影响的评估,需重视对海洋鱼类的监测。
 
  相关成果近日以“Records of Fukushima accident-derived cesium-137 in the Chukchi Sea sediment: Implication for a new time marker?”为题发表于地学权威期刊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研究背景
Chinese, Simplified

Pages

Subscribe to 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