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LiDAR)海岸带植被茎叶精准识别与分类

  “ 提出了基于激光雷达(LiDAR)技术的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科属种类植被的茎叶精准识别分类方法,为海岸带植被多类型参数精确反演及碳储量和生物量精准计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摄影测量学会会刊ISPRS JP&RS、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技术协会会刊IEEE TGRS等知名期刊”

2022年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开放课题基金申请指南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开放课题基金申请指南现已发布,征集2022年度开放课题。
 
        一、重点和择优支持的研究领域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开放课题基金主要资助河口海岸学科的应用基础与相关技术研究。要求申请研究项目具有创新性,包括新思想、新方法、新见解等;研究内容应属河口海岸学科发展的前沿或优先发展的领域,并且有一定的科学积累和研究特色。特别鼓励和支持学科交叉的研究内容,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促进本学科的发展。实验室围绕近期的主攻方向,重点和择优支持下列领域的研究课题:
 
Chinese, Simplified

IMBeR国际项目办公室(中国)项目干事招聘启事

   海洋生物圈整合研究(IMBeR, Integrated Marine Biosphere Research)国际研究计划致力于全球变化影响下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2020年,华东师范大学与IMBeR合作,共同设立IMBeR国际项目办公室(中国)。IMBeR国际项目办公室(中国)与IMBeR国际办公室(加拿大)分担行政职责,同时在组织和推动IMBeR科学计划的重要学术活动和倡议方面紧密合作。在促进IMBeR的学术推广方面,IMBeR国际项目办公室(中国)重点服务于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该办公室现公开招聘项目干事一名,能够胜任数据库管理工作,工作地点位于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岗位职责:

Chinese, Simplified

华东师大科研团队重建野火与海洋浮游植物的百年变化关系

  全球气候变暖是近年来大众热议的话题,这一现象与地球生物有怎样的关联?近日,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东艳及其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以"Wildfires enhance phytoplankton production in tropical oceans"为题的研究论文,为学界理解海洋浮游植物演变规律与气候变暖的关系增加了新认知。

  以硅藻、甲藻等为代表的海洋浮游植物是地球上重要的初级生产者。据研究,海洋浮游植物每天能吸收约一亿吨二氧化碳。传统观点认为,气候变暖引起的海洋层化加剧会导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动与生物量下降,进而对全球碳循环形成影响。然而,这一现象与假说在全球尺度上并不完全成立。他们指出,由升温引起的次级环境效应(如:野火、热带气旋、降雨)可能会导致浮游植物生物量增加,故不同纬度海洋中气候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关系存在不对称性。因此,还需深入研究气候变暖诱导的次生环境效应对浮游植物演变规律的影响。

Chinese, Simplified

感动!华东师大87岁老教授做了这件事,慷慨背后是赤诚之心

  华东师大87岁终身教授、河口海岸学家沈焕庭先生,捐资25万元成立沈焕庭教育基金,奉献爱心捐资助学。和晚辈们交流时,他感慨道:“一辈子能把一两件事情做好就已足够”,再次表达了对河口海岸事业的深厚感情。

Chinese, Simplified

长江中下游河湖动力地貌演变过程

  “洞庭湖和鄱阳湖的地貌变化,直接关联中下游河流及河口的地貌发展态势。以两大湖泊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动力变化、湖泊冲淤及未来态势,揭示了湖泊响应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变化机制。”

  通江湖泊,作为一种重要的沉积体系,其地貌演变直接反映了地表沉积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1-2]。位于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和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两个淡水湖,其动力地貌变化直接关联中下游河流及河口的地貌发展态势(图1)。基于此,以两大湖泊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动力变化、湖泊冲淤及未来态势,揭示湖泊响应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变化机制。

面向全国招聘优秀博士!关于启动2022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

  根据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博管办〔2022〕8号),2022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将继续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聚焦高水平平台和合作导师,遴选400名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现启动我校2022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报工作,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优秀博士。

一、项目简介

  自2016年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印发了《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社部发〔2016〕 33号)(以下简称“博新计划”),旨在吸引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该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通过组织同行专家评审确定资助人员。

二、薪酬待遇

  凡通过我校申报入选“博新计划”,并办理进站手续的全职博士后,享受以下薪资、补贴等待遇:

  1. 工资:40万元/年,为期2年;

  2. 博士后基金20万元,国际交流经费3万元;

  3. 安家补贴,一次性2万元;

Chinese, Simplified

Pages

Subscribe to 河口海岸全国重点实验室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