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国家留学基金委“河口海岸学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推荐人选公示
姓名
|
专业
|
派往单位
|
派出类别
|
姓名
|
专业
|
派往单位
|
派出类别
|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9月7日,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河口海岸大楼中庭花园顺利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部主任丁平兴,河口院、国家重点实验室班子成员嵇渭萍、何青、童春富、侯立军、刘东艳、江红,教师代表汪亚平,研究生教务秘书金灿,研究生辅导员霍晓丽,新进教师马彬彬,河口院研究生会主席、在读研究生代表黄粱,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05名2022级研究生新生出席本次典礼。典礼由河口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副书记童春富主持。
在全球海洋深层,尤其是地形变化复杂的区域,如湾流区、墨西哥湾、北极Beaufort环流区等,均观测到深层环流的季节内振荡现象。该振荡现象的周期通常为5-100天,引起的最大瞬时流速与潮流相当,可达平均流的数倍,并贡献了深层流总方差变化的40%以上(在墨西哥湾甚至可达80-90%)。这些季节内振荡及其能量耗散引起的混合效应可显著调制深层环流,由此影响热量和物质在全球海洋的输送,进而对气候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深海研究战略的不断推进,南海深层环流季节内振荡现象也于近几年得到观测发现,由于南海环流在联系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中的重要作用,该现象一经发现就迅速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然而,由于该现象高度依赖于地形和层结等环境参数,有限的观测仅能揭示其局地特征,无法建立该振荡现象在整个南海深层的全景图像,同时也难以深入开展相应的机制研究。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及其合作者通过综合观测资料和再分析数据,并基于经典波动理论和最新的多尺度能量分析方法,对南海深层环流季节内振荡的时空特征和调控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潮新论坛”第二十一期将于8月25日11:00-12:00在线上举行。本期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押淼磊研究员为我们系统介绍基于天然单体烃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的生物标志物来源解析。
因研究工作需要,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唐剑武教授课题组面向校内外招聘科研秘书(人事代理)1名。工作内容及具体要求如下:
©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stuarine and Coastal Research,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500 Dongchuan Rd.,Shanghai 200241, China. Tel: +86-021-54836003 Fax: +86-021-54836458